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學術報道(二)

發布時間:2020-08-11


811日是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的第二天。上午的首場授課專家是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楊慶山教授。他作了題為《高層建築風壓和風荷載特性》的報告,報告會由伟德 官网姬建教授主持。楊慶山教授介紹了結構風效應過程中的一些基礎概念,主要從風速與迎風面脈動風壓,迎、背和側風面脈動風壓,各面同層脈動風壓以及同層三分量脈動風力四個方面為學員們詳細介紹了高層建築受風荷載作用的相關知識。楊教授精彩的報告吸引了衆多學員的熱情互動,針對學員們提出的脈動風壓、結構抗風設計、風荷載對結構基礎的影響等專業問題,楊教授也做了耐心、詳細的回答,學員們受益匪淺,并報以熱烈的掌聲。





第二場主講人為伟德 官网孔綱強教授,孔教授用生動而又風趣的語言對能量樁結構及技術原理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結合典型工程案例,孔教授讓學員們認識到能量樁在市政路面工程除冰融雪、建築空調節能系統、高鐵隧道溫控系統和地下電力隧道溫控系統中均可以得到較好的工程應用,是一項節能減排的綠色環保技術。孔教授彙報完畢後,與線上線下的學員們就能量樁耐久性進行了熱烈地讨論,對能量樁是否會在循環荷載作用下産生疲勞破壞這一問題進行了細緻的解答,最後為學員們解決了溫差和能量樁中埋設的管道對能量樁應力計算的影響這一疑問。孔老師将科研和工程結合的實幹風格感染了暑期學校的同學們,在大家的掌聲中結束了第二場講座。





下午第一場報告的主講人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陸新征教授,他作了題為《從建築抗震彈塑性分析到城市抗震彈塑性分析》的線上報告,由我國地震災害研究背景介紹到重大工程和大型城市面臨的抗震防災問題。陸教授以北京市“中國尊”這一建築為例,向同學們講述了建築抗震彈塑性分析的建模方法、驗證手段和建築破壞失效準則,并對城市抗震彈塑性分析的背景曆史和優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陸教授也與老師們就建模和數據提取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并對地震災害損傷及評估的研究進行了展望,鼓勵同學們好好努力,為土木工程防災減災方面的研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同學們被陸教授的激勵所鼓舞,用熱烈的掌聲感謝陸教授精彩的彙報。






今天最後一位授課專家是浙江大學楊仲軒教授,他的授課題目是《狀态相關的變形模型及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應用》。楊教授首先向學員們介紹了引入狀态相關的剪脹系數得到的變形模型,然後介紹了驗證這一模型正确性的方法,緊接着從雙軸壓縮試驗和條形基礎承載力兩個方面将變形模型與有限元分析結合起來,最後講解了各向異性土體的模拟。楊教授的報告由淺入深,内容豐富,講解細緻,引起了學員們的巨大興趣。學員們在互動環節中提出了變形模型與傳統模型的不同點、有限元模拟與實際工程施工的誤差以及使用二維模型和三維模型計算地基承載力的差别等專業問題,楊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一一給予了耐心的解答,學員們收獲頗豐并以熱烈的掌聲回報老師的解答。





陳育民,張後樂  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