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學術報道(一)

發布時間:2020-08-10



2020810日是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的第一天。暑期學校的首場授課專家是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他作了題為《土木工程結構安全與健康監測技術發展趨勢》的報告,報告會由河海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陳永輝教授主持。吳智深教授以社會重大需求為出發點,分别從實現結構安全及長壽命保障的精準檢測/監測技術要求、無損檢測技術挑戰---自動化檢測技術及損傷精準探測、結構健康監測技術挑戰及損傷精準探測與識别評估三個方面介紹了橋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結構安全及健康監測技術的發展現狀。最後,吳教授将一句古話送給各位學員:“大凡為學,先需立志,志大而大,志小而小”,期望同學們在科研中樹立遠大志向,學有所成。吳教授淵博的專業知識和細緻的講解讓學員們受益匪淺,赢得了全場的掌聲。




上午的第二場授課專家是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杜修力教授,他授課的題目是《地震工程前沿課題》。杜教授介紹了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的總體發展趨勢,提出了強地震動破壞參數與模拟、場地地基地震失效破壞物理模拟、大型複雜結構與基礎設施地震損傷破壞、結構與基礎設施性态抗震設計和減災控制、城市地震災害模拟、預測與防減災對策等五個關鍵科學問題,并逐一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最後,杜教授告訴學員們,定量預測城市地震災害和損失與防震減災能力仍是今後相當長時間努力的方向。杜教授在講座結束後與學員們進行了親切的互動,針對學員提出的性态設計的要點和難點等問題,杜教授也做出了耐心、細緻的解答,讓學員們收獲頗豐。


810日下午的兩場學術報告由伟德 官网副院長朱其志教授主持。同濟大學黃茂松教授首先授課,作了題為《海上風電樁基礎靜動力特性與全壽命災變控制》的報告。黃教授向學員們介紹了固定式海上風電基礎的幾種基礎型式,通過工程案列講述了當前海上風電基礎面臨的挑戰,然後詳細講解了黏質海床中大直徑單樁的水平靜力承載特性和水平循環加載特性,最後講解了一些關于樁基礎海上風機振動控制的内容,介紹了避免風機共振的設計理念。報告結束後的互動環節中,學員們踴躍發言,針對大家提問較多的樁土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海上風機基礎液化等方面的問題,黃教授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回答,得到了學員們熱烈的回應。


第一天的最後一位授課專家是河海大學吉伯海教授,他的授課題目是《公路橋梁鋼箱梁養護技術與挑戰》。吉教授介紹了我國公路橋梁的發展現狀,指出鋼箱梁疲勞問題已經成為大跨公路鋼橋鋼箱梁養護的關鍵瓶頸問題。由于橋梁養護與車輛暢行矛盾日益突出,檢測評估不準,導緻難以及時發現裂紋并科學制定養護策略。吉教授從疲勞荷載特征、疲勞強度指标、裂紋擴展規律、耦合作用影響等四個方面對鋼箱梁養護關鍵技術進行了理論研究,并向大家介紹了疲勞裂紋檢測技術、裂紋評估方法、疲勞開裂預防技術、疲勞開裂修複技術等特色技術。同學們對吉教授的講座反響熱烈,提出了鋼箱梁養護技術與現有的健康監測技術的區别等專業問題,吉教授也一一作了詳細的解答,赢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Baidu
sogou